• 熱線:+86-021-62306747

    產品目錄

    Products

    李經理

    86-021-62306747

    13162853976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新聞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生物毒性監測技術發展仍需經歷漫長歲月
    生物毒性監測技術發展仍需經歷漫長歲月
    發布時間:2018-07-10   點擊次數:778次
     生物毒性監測技術發展仍需經歷漫長歲月
    我們知道,環境監測一般分化學監測、生物監測、生態監測,但大家經常將生物監測與生態監測混為一談,目前我國還只是監控一些常規化學監測指標,例如水質常規監測還只限于COD、氨氮、重金屬、常見有機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指標的數量非常有限。水生態監測主要考察水生態系統完整性,國內有許多研究單位和環境監測部門已經開展過工作,但是還沒有列入環境監測考核指標。
    以飲用水為例,國家標準有109項檢測指標,與之前的40多項相比已有明顯進步,但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化學品多達4-8萬種,它們都有可能出現在水體中,從理論上說要保證水體安全,至少要檢測幾千種污染物,所以說目前的109種檢測指標是遠遠不夠。然而,幾千種污染物我們是無法逐一進行鑒定的。并且這些化學品并不是單獨存在的,進入環境中可能經歷降解、結合、轉化等一系列化學反應過程,產生一大批新的化合物和協同效應,因此單純用化學監測技術手段進行水質檢測并不能保證安全。換句話說,即使達到國家標準的水,也不能保證其“無毒”。既然,按照一個又一個的化學監測指標去管,沒頭沒尾,永遠管不到頭。那么,我們不這樣管,又該怎么管?
    在生物毒性監測技術研究方面我們做了一些嘗試,由于水生態系統中生物鏈不同等級的生物對有毒污染物的反應靈敏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判斷水生態系統的綜合毒性時,需要發展針對多個生物等級的監測方法。首先需要選擇易于研究又有代表性的生物。我們在微生物群落中選擇了發光菌,其優點是前人對其已進行了很多研究,缺點是發光菌是簡單的生物體,例如它沒有神經系統,對有機磷農藥不敏感,藻類我們選擇了蛋白核小球藻和珊藻,用大型蚤代表浮游動物,脊椎動物則選擇魚類為代表,魚的神經系統非常發達,對有機磷農藥反應明顯。不同物種對不同有毒物質的敏感度不一樣,用一種生物來判斷綜合毒性是不夠的,需要用不同的物種、不同得分方法來構建評價體系。
    另外,我們實驗室還對魚的不同生命階段進行了毒性篩選測試,包括:幼魚篩選測試、性腺發育/性逆轉測試、成魚繁殖測試、魚部分和全生命周期測試、孵化/發育/繁殖測試、整個生命周期測試、多代效應測試等,構建這樣一個評價系統,可以說能夠初步評價水生態環境安全。
    生物毒性監測還沒有進入日常管理,但環保部、環境監測總站已經提出了“綜合毒性”的概念,將其列為水專項以及未來環保部工作中的一項。
    近年來,我國有毒污染物引起的水質安全與生態安全問題突出、化學品引起的環境污染事故頻發,在這種情況下,生物毒性監測技術通常反應快速,適合預警需要,其發展對提升環境監管能力,提高環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義。并且,生物毒性監測通常費用低廉,適合推廣。
    目前,生物毒性監測技術還只是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技術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實際應用較少,但未來一定會有大市場。例如,將生物毒性監測技術應用到工業廢水排放的監控中,可以判斷出廢水中的毒性來源于哪一步的生產工藝,將大大有利于改進工藝水平。

    莫爾頓水務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GoogleSitemap 滬ICP備18014106號-1 管理登陸

    聯系人
    在線客服
    用心服務 成就你我
    中文高清日本欧美,精品高清综合乱伦_ 久久中文欧美综合,三级在线观看无码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