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毒性監測儀將水質的安全程度分為以下三種
發布時間:2022-08-26 點擊次數:325次
生物毒性指標是根據水生生物(如發光菌、水蚤、魚等)的生物活性監測水質污染情況,相對于理化指標(如pH、電導、濁度、氨氮、總磷總氮等),生物毒性指標可以更真實、準確的反映水體綜合污染情況?;谒w中毒性物質對發光細菌的抑制作用,
在線毒性監測儀通過測量發光細菌發光強度的變化,判定水樣的綜合毒性程度。發光細菌在進行新陳代謝時會產生藍綠色的光,水中毒性物質會抑制發光細菌的正常代謝,導致發光強度降低。毒性越大,發光強度越小。同時測量發光細菌在待測水樣和參比水中的發光強度,以提高測量的可靠性,避免漏報、誤報。
在線毒性監測儀根據污水給生物本身帶來的損害的程度,反映水質的安全程度,可分為以下三種:
1、根據毒性的快慢程度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指的是生物體在接觸一次或短時間接觸外部化學成分后就會出現中毒反映,這種反映常常表現出來的快,反映效果也較為明顯。然而,慢性則恰恰相反,這種接觸反映的效應也是特別遲緩,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有所反映,表現的效果不突出,時間的長短較大程度上取決于試驗的物種對化學成分的抵御能力的程度。
2、影響內分泌的干擾特性。
內分泌干擾特性指是廢水中的化學成分對生物體的內分泌系統造成的傷害,造成生物體的分泌異常。
3、導致基因突變進而發生遺傳的特性。
遺傳突變性是指生物機體在受到外部物質的侵害后,自身的遺傳基因發生變化,基因的染色體發生病變,進而在遺傳過程中突顯,往往造成遺傳物質的發生錯誤的病變,導致遺傳特性發生較大的變化。